首页
关于天九注册
业务范围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栏目分类

关于天九注册

你的位置:天九注册 > 关于天九注册 > 《道医针经》三十种透穴

《道医针经》三十种透穴

发布日期:2024-10-14 12:19    点击次数:170

图片

透穴刺法是用毫针从一穴刺入,使针尖到达另一穴的部位,达到一针二穴或一针多穴的目的。

透穴针刺的特点是针刺点少,利用多个穴位的协同来增强或达到特殊疗效的目的。

针刺有三种方法:

一、透刺同一经脉穴位

二、向邻近经脉透刺

三、向表里、阴阳经脉相互透刺

1、液门透中渚:

透刺方法:从液门穴进针,向中渚穴方向透刺,使针尖抵达中渚穴皮下或穿过中渚穴。操作时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深度和方向,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作用: 增强两穴的协同作用,疏通三焦经气。可用于治疗三焦经气血不畅所致的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等;还可缓解上肢痹痛、手指屈伸不利等症状。

2、列缺透阳溪:

透刺方法:从列缺穴进针,向阳溪穴方向透刺,使针尖抵达阳溪穴皮下或穿过阳溪穴。操作时要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和方向,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作用:加强两穴的联系,协同发挥肺经与大肠经的作用。用于治疗肺系疾病和大肠经所主的头面五官疾患及手腕部疼痛等病症。

3、曲池透少海:

透刺方法:从曲池穴进针,向少海穴方向透刺,使针尖抵达少海穴皮下或穿过少海穴。操作时需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深度和方向,避免伤及重要神经、血管等组织。

作用:沟通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阴心经,起到调节两经气血的作用。用于治疗上肢痹痛、麻木、偏瘫等病症,同时对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4、外关透内关:

透刺方法:从外关穴进针,向内关穴方向透刺,使针尖抵达内关穴皮下或穿过内关穴。操作时要准确把握针刺的角度、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

作用:加强两穴的协同作用,沟通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用于治疗心系、神志病证以及上肢痹痛等病症。对一些因三焦气机不畅、心包经气血阻滞引起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5、阳池透大陵:

透刺方法:从阳池穴进针,向大陵穴方向透刺,使针尖抵达大陵穴皮下或穿过大陵穴。同样需要准确把握针刺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作用:加强两穴的联系,进一步调节三焦经与心包经的气血运行。可用于治疗心、胃、神志等方面的疾病以及上肢的疼痛、麻木等病症。对于三焦气机不畅、心包火盛等情况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6、合谷透后溪:

透刺方法:从合谷穴进针,向后溪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手指麻木、疼痛、屈伸不利,以及颈椎病、落枕、急性腰扭伤等病症。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7、环跳透风市:

透刺方法:从环跳穴进针,向风市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下肢痹痛、麻木、痿软无力等病症,对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下肢症状也有缓解作用。

8、阳关透曲泉:

透刺方法:从阳关穴进针,向曲泉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一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9、阳陵透阴陵:

透刺方法:从阳陵泉穴进针,向阴陵泉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以及一些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等。对肝胆湿热与脾虚湿盛并存的病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10、悬钟透三阴交:

透刺方法:从悬钟穴进针,向三阴交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下肢痿痹、疼痛、麻木等病症,对一些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也有治疗作用。

11、昆仑透太溪:

透刺方法:从昆仑穴进针,向太溪穴方向透刺。

作用:昆仑透太溪这种针法通常用于治疗一些下肢疾病、肾脏相关病症等。

12、太冲透涌泉:

透刺方法:从太冲穴进针,向涌泉穴方向透刺。

作用:太冲透涌泉针法常用于疏肝理气、滋阴降火、调节情志等方面,对一些肝郁气滞、阴虚火旺所致的病症如头痛、眩晕、失眠、烦躁等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3、合谷透大陵:

透刺方法:从合谷穴进针,向大陵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多种疾病,如头痛、面瘫、上肢痹痛、失眠、心悸等。

14、列缺透太渊:

透刺方法:从列缺穴进针,向太渊穴方透刺,针尖抵达太渊穴皮下或穿过太渊穴。针刺时需注意角度和深度,避免伤及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

作用:加强两穴的协同作用,增强肺经的经气流通。可用于治疗肺系疾病,如咳嗽、气喘、感冒等。同时,对于肺经气血不畅所致的上肢疼痛、麻木等也有一定疗效。

15、条口透承山:

透刺方法:从条口穴进针,向承山穴方向透刺。针刺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针具和针刺深度。一般来说,针刺深度在 1.5 寸至 2 寸左右。

作用:疏通经络:通过针刺刺激条口和承山两穴以及其之间的经络,可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改善下肢经络不通所致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缓解疼痛:对于下肢痹痛、腿痛转筋等疼痛性病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16、液门透阳池:

透刺方法:从液门穴进针,向阳池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三焦经相关病症,如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手臂痛等。

17、三间透后溪:

透刺方法:从三间穴进针,向后溪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手指及上肢疼痛、麻木,以及颈部、肩部疼痛等病症,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18、后溪透劳宫:

后溪透劳宫常用于治疗手部疾患、颈肩部疼痛、心烦失眠等病症。透刺可以增强两穴之间的经气流通,提高治疗效果。

19、神门透阴郄:

神门透阴郄的操作是将针刺入神门穴,然后向阴郄穴的方向透刺。这种针刺方法常用于治疗心系病症,如心悸、失眠、健忘等,也可用于治疗一些神志疾病。

20、合谷透劳宫:

透刺方法:从合谷穴进针,向劳宫穴方向斜刺,穿过皮肤、皮下组织等层次,针尖抵达劳宫穴附近。

作用:增强穴位的协同作用:合谷与劳宫两穴在经络上相互联系,透刺可以增强两穴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扩大刺激范围:透刺可以使针感传导范围更广,刺激更多的经络气血,从而更好地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对于一些复杂病症,如中风偏瘫、手指麻木、疼痛等,合谷透劳宫可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1、光明透蠡沟:

透刺作用:加强经络联系:通过透刺,可以使胆经与肝经的气血相互沟通,增强两经之间的联系,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对于一些病症,如眼部疾病、妇科疾病、下肢病症等,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对于眼疾,可通过调理肝胆经气血,以达到明目之效。

22、中府透云门:

透刺方法及作用:透刺是一种针刺手法,中府穴透云门穴可以起到加强穴位刺激、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这种透刺方法常用于治疗肺系疾病,如咳嗽、气喘、胸闷等。通过一针透两穴,可以疏通肺经气血,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

23、水沟透龈交:

水沟穴透龈交穴在中医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作用主要有醒脑开窍、清热息风等。常被用于治疗昏迷、晕厥、中暑、癫狂、小儿惊风等急症,以及面部、口部的一些病症。

24、四神聪透百会:

透刺方法:增强穴位刺激,通过透刺,可以使针感传导更加广泛,增强对穴位的刺激强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用:四神聪和百会穴均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等作用,透刺可以使两个穴位的功效相互协同,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25、陷谷透涌泉:

透刺方法:从陷谷穴进针,向涌泉穴方向透刺。

作用:清热利湿: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下肢肿痛、脚气等病症。

26、地仓透颊车:

透刺方法:从地仓穴进针,针尖向颊车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面部疾病:主要用于治疗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神经肌肉疾病。通过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美容作用:对面部松弛、皱纹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促进面部气血流通,增强肌肤弹性。

27、三间透合谷:

透刺方法:从三间穴进针,针尖向合谷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用于治疗头痛、牙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因为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头面部,通过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调节经气,缓解头面五官的不适症状。治疗上肢疾病:如上肢疼痛、麻木、无力等。可疏通经络,改善上肢的气血运行。调节胃肠功能:手阳明大肠经与胃肠功能密切相关,三间透合谷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胃肠蠕动,缓解胃痛、胃胀、便秘等胃肠疾病

28、养老透间使:

透刺方法:从养老穴进针,针尖向间使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上肢疼痛:疏通上肢经络,缓解上肢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调理心脏功能:由于间使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透刺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改善眼部疾病:养老穴有清头明目的作用,对于眼干、眼涩、视力模糊等眼部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9、商丘透丘墟:

透刺方法:从商丘穴进针,针尖向丘墟穴方向透刺。

作用:治疗下肢疾病:疏通下肢经络,缓解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对于踝关节扭伤、坐骨神经痛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调理脾胃功能:商丘穴属脾经,可健脾化湿,透刺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缓解肝胆问题:丘墟穴属胆经,对于肝胆湿热、胆囊炎等肝胆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0、三间透劳宫:

透刺方法:从三间穴进针,针尖向劳宫穴方向透刺。

作用:疏通手部经络,减轻手部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对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调理脏腑功能:三间穴属大肠经,与消化系统有关;劳宫穴属心包经,与心脏等脏器相关。透刺可调节脏腑功能,对消化不良、心悸、失眠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清热泻火:两穴均有清热的作用,透刺可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对于口腔溃疡、口臭、咽喉肿痛等热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